時家大哥轉身進屋,他們這裡的習俗,婦出門腳不沾地,由娘家兄弟背上花轎,到男方家則由夫婿背進家門。
時家大哥將時樂背上花轎,後方時家婆媳倆則站在門口,將準備好的喜糖,喜錢撒出去,一時之間,無論大人孩子都湊上前去,說話聲,笑鬧聲傳出很遠。
迎親隊伍一路敲鑼打鼓,熱熱鬧鬧地往青塘村走去,兩個村子離得近,雖然抬著花轎為了平穩走得慢些,也很快就到了顧家。
顧家院子裡如出一轍地熱鬧,見迎親的回來,做客的孩童四處跑著,一邊跑一邊喊:「夫郎到了。」婦人夫郎們紛紛放下手裡的活計起身,有的站在院門口,有的則走到路邊上,到處都是說笑聲。
花轎停在院門口,嫁妝則抬到主屋裡。
「這嫁妝可不少啊,那個香樟木箱子上竟然還有雕花,不知是在哪個木匠那做的,可真好看。」
「等之後問問夫郎,等我家姑娘嫁人我也去打一個,快看,要背夫郎進門了。」
花轎停在院門口,顧朝朗看著轎門心裡有些緊張,咬了咬牙,伸手緩緩掀開轎門,上前伸出手扶著時樂站起,又轉身半蹲著彎下腰,突然背上覆上一具溫熱柔軟的身體,顧朝朗一下子面紅耳赤,心如擂鼓,渾身僵直像拉滿了弓的弦一樣。
脖頸上伸過來的手臂纖細,顧朝朗看著眼前的手,是和他完全不同的白皙,手指纖細,骨節分明,像是他之前去鎮上做工的那個主人家腰間掛著的白玉。
鼻翼間傳來一股馨香,顧朝朗臉更紅了,在周圍人的笑鬧中,手上微微用力將夫郎背起,向堂屋走去。
進了屋,高堂上只放著顧朝朗他爹的牌位,顧朝朗將時樂輕輕放下,扶著他拜了堂,又將他扶去房的床上坐下,將炕桌挪到他側邊,讓他可以倚靠著,張了張嘴卻沒出聲,轉身出了門。
院子裡已經開了席,村里凡是逢年過節,起房蓋屋,婚喪嫁娶等這些大事情辦酒請客都是「八大碗」,雖然因為各家條件不同菜式也有所差別,但一般都是一個飯前點心「八寶飯」,一個飯後甜品「甜白酒」並七個正菜。
顧家的宴席上的是五碗葷菜,三大二小,大碗清燉雞、蒜苗炒肉、滷煮豬內臟,小碗梅菜扣肉、炸酥肉,兩碗素菜,一碗摻了雞湯煮的長菜,一碗炒土豆。
「今天顧家這宴席不錯啊,算得上中上等,尤其這梅菜扣肉做得好,是鎮上那個王大廚的手藝吧,上回村長家滿月酒就有這道菜。」
「可不是麼,我聽說是顧小子他伯娘拎了兩斤肉去請的呢,另外還得再給一百文錢。」
「真不便宜啊,哎,你給我留一口八寶飯啊。」
……
房裡,時樂坐在床上,出門前只顧著緊張,一點東西沒吃也不餓,這會一個人坐著,他感覺自己已經餓得前胸貼後背了,尤其是外面吃席的吃著不算,還要討論什麼好吃,他更餓了,他甚至能聽到肚子叫的聲音。
「篤篤」
時樂正在腦子裡幻想著一會兒能吃上什麼,就聽到門口傳來的敲門聲。
「哥夫,我是朝朗哥的堂弟顧清,也是個哥兒,他讓我送些吃的來,我可以進來嗎?」
時樂對著聲音傳來的地方說了一聲:「進來吧。」
顧清走進門,手裡端著一個大托盤,上面放著一碗糖水雞蛋並一碗飯,還有用小碗盛的宴席上所有的菜式。
他邊走邊說:「哥夫,飯菜我放在炕桌上了,都是朝朗哥讓廚房特意留的,我在你梳妝檯這邊坐著等你吃完再走,你快吃吧,我不看你。」說完放下托盤就走了。
時樂掀開蓋頭,看到斜前方梳妝檯那背對著他坐著的哥兒笑了笑:「清哥兒你吃了嗎?要不要和我再用一些?」
顧清嘿嘿一笑,用手蒙著眼轉過來:「哥夫你聲音真好聽!我吃過啦,你快吃吧不用管我。」
時樂這才看向旁邊的桌子,本以為就是一小碗墊墊肚子,沒想到有這麼多,他有些驚訝又有些暖心。
他先端起雞蛋吃了,飯菜只用了一些,就放下碗筷,用帕子擦了擦手和臉,重蓋上蓋頭,小聲喚道:「清哥兒,我吃好了,麻煩你端出去吧。」
顧清應道:「好嘞,朝朗哥他們剛剛還在院子裡喝酒,現在應該快結束了,哥夫你再等等。」說完過來麻利的收好托盤,也不等時樂回話就出去了。
院裡做客的鄉親也已吃飽喝足,桌上的菜都吃了個乾淨,顧朝朗和顧家大伯一起謝過賓客,人慢慢散了。
第4章修
顧朝朗去了灶房,裡面他大伯娘和幾個嬸子還在忙活著,做宴席的大廚都是提前算過份量的,此時灶房裡也基本沒有剩下什麼,只一些蔬菜和一盆甜白酒,甜白酒是顧朝朗的大伯娘做的,她做得要多些。
見他進來,李秋芳打道:「來這裡作甚,還不快去陪夫郎。」
顧朝朗走進門道:「我是想來謝謝伯娘和幾位嬸子,今日勞煩你們了。」
李秋芳臉上笑意更濃,「那成,這剩下的菜我就做主各自分了,再煮上一鍋水煮蛋給你這些嬸娘嫂子們,沾沾喜氣兒,你可別捨不得。」
顧朝朗忙道:「應該的,應該的。」
灶房裡的人都笑開了,「那感情好,今日來做客還占便宜了。」「可不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