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煜淮做事隐秘,而且时隔多年,乔笙想查到具体哪个院子并不容易,还是她让人查当年哪个院子出现过死人,才确认了这里,沈煜淮的手下把尸身埋在了院中的树下。
翠姨娘把这院子卖了以后,新搬来的人养了两天狗,那两天狗对这棵树很是好奇,天天扒树根,最终扒出一块草席,连带着一只人手,这狗主人被吓坏了,报了官。
结果京城里压根没这号人,他死在夏天,尸首腐烂的厉害,早就辨认不出模样,况且无人报官说家里丢了人,这件案子最终成了不了了之的悬案。
“姑娘,您可要想好,咱们刚刚搬出来,可不能什么事都管呀,保护好自身才要紧。”粥粥轻声劝道。
乔笙明白,她前世的仇恨粥粥理解不了,粥粥还不认识沈煜淮,也不知道沈煜淮对她家姑娘做过什么,所以她没办法跟粥粥解释自己要做的事。
“粥粥,你放心,我做的每一步,都是自己早就打算好了的,搬出来住是迟早的事,只是因为王爷住在碧雨阁所以耽搁了几天,也正因他在,我们搬出来才这么顺利,后面我还要做一些你觉得惊心动魄的事,但你要知道,我会小心再小心,一切暗中进行,不会自涉险境。”
粥粥眨着圆滚的眼睛,显然不明白乔笙的意思,但还是点头道:“姑娘要做什么,婢子自然都是答应的,就怕姑娘忙活半晌,最后把自己害了。”
乔笙笑着将粥粥的碎发掖到了耳后:“放心,你和喜秋我都会好好保护着,欺负过咱们的人,我都会报复回来,你是陪我最久的人,我也最信任你。”
粥粥被说的感动,一句最信任让她像打了鸡血一般,神情傲娇道:“里头那小子还受着伤呢,婢子去给他熬些粥喝。”
“你等等。”乔笙掏出了袖子里的一张药方:“去最近的药坊,按着方子把药抓回来,悄悄的,别惊动了人。”
这几日,沈煜淮的人一定悄悄的盯着这附近,她怕粥粥露了行踪。
“姑娘,婢子明白!”粥粥把方子藏在袖中。
“等你回来,就搬去和喜秋一块儿住,你的房间挪给他住,不然孤男寡女的不方便。”
粥粥挠头道:“那是自然,婢子这抓药去。”
男子一觉睡到了晌午,他这一觉睡的又沉又踏实,许久没睡过这样一个整觉了。
当他睁开眼时,屋里昨晚救他都人已经不见了,倒是有一个脸盘圆圆的,眼睛也圆圆的姑娘在自己对面看着自己。
这男子醒来,可把粥粥也吓了一跳。
男子想起身,但牵扯到了肩头的伤,疼的他皱紧眉头,粥粥说道:“别动了,我们姑娘给你炖了药膳,吃完再说。”
他看着粥粥的眼神十分防备,留意着四周的摆设,想到这是昨晚自己在的房间,心里稍稍安定了些。
他撑着身子坐起来,粥粥端了粥碗,舀起一勺粥喂到他嘴边,他愣了半晌,最终开口喝下了粥。
“你家姑娘,是我那位恩人吗?”
“当然,我家姑娘,是这世上心肠最好的。”粥粥又喂了一口粥:“你要是有出息,可得回报我们姑娘,我们姑娘之前救的可是位高权重的,给了不少实惠呢,珠玉在前,你可别掉链子。”
男子微微愣了一下,还是听话的喝了口粥,然后说道:“我只是一个逃难的难民,能给予的实惠有限,你可是嫌弃我?”
“你是我家姑娘救回来的,我哪敢嫌弃你?”粥粥叹了口气:“只是我们姑娘冒着风险,我心里不安呐。”
男子点了点头:“有人追杀我,确实有风险在,我现在就可以离开。”
“你可别,你要是走了,姑娘该觉得我挤兑你了。”粥粥连忙多喂了几口粥:“堵上你的嘴,喝完我再帮你换个药,换完你就睡觉,不许出这个屋门。”
男子没有说话,算是答应下来,配合着粥粥换药,换完药就躺了回去,从始至终都不吭声。
粥粥将门从外头锁上,便去找了乔笙。
乔笙与喜秋这会儿把前屋都给收拾出来了,桌面擦的亮堂堂的,灶房也收拾的很干净,二楼的窗子很大,推出去下头正有一条河,河上是一条条载人的行船,河边有卖胭脂水粉的小铺子,看起来十分热闹。
乔笙身子了一口气,她知道自己的日子就要好过起来了。
正巧粥粥上来,乔笙说:“我打算,在这儿开一间小食肆,我可以掌厨,你这些年跟着我,也学会不少,喜秋可以算账和跑腿,要是经营的好,咱们还可以雇人来帮忙,经营的不好也没关系,地方是咱们自己的,无所谓进账多少,不受饿就行。”
喜秋闻言十分高兴:“姑娘做菜味道很不错,咱们这儿地段也可以,临近大内会有许多官员在此走动经过。”
粥粥却有些犹豫。
“姑娘,咱们自力更生是好,可食肆不好开呀,要是有人闹事可如何是好?况且老爷不会同意的,他的同僚路过瞧见,保不齐会说出什么话来。”
“我们既然已经搬出来了,就不再受他管制,你别怕。”乔笙往窗外看着:“况且这食肆并非我的目标,我只是需要一个栖身之所。”
粥粥道:“姑娘要是认准了,那婢子肯定支持姑娘。”
“这儿从前开的是茶肆,味道不好招待的也不周到,所以没什么人来,咱们若是想开食肆,这里要改变许多,起码要买些合适的碗盏盘盅才成。”
她手上还有许多银子,金子还有一整箱,便是一直没收入她也够花这一辈子了。
三人锁了门便出去了,乔笙没纠结屋里关着的人,她是他的救命恩人,而非要圈养他的恶人,盯得太紧他会反感抗拒,若是他有心想逃,那一扇门也未必挡的住他,何不如让他自在一些。
粥粥临走之前,在他的旁边留了一碟子点心,担心他饿,想来外面那么危险,他也不会贸然出去。
食肆临近附近的主街,乔笙在这条街上活了两辈子,当然知道最好的茶盏应当去哪买。
有一间三层楼面朝主街的店,店主是在宫里烧窑的老师傅,他手底下徒弟很多,烧出的碗盏漂亮的很,很多注重这些的大户人家,都会来这儿买家里用的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