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听到楚萧的言辞后,却又觉得这个台阶不是很完美,心血来潮之下转头对朱高炽道:“太子,既然这会试前三都是你选上来的,那你去把他俩人的殿试考卷呈上来。”
“朕要看看他们三个这些时日里,到底都聊出什么治边良策了。”
要看我儿的考卷!
别人还没怎么样,一旁搀扶着的朱棣的褚成仁给吓了一激灵。
这下可糟了。
萧儿的考卷或许别的考官看不出什么,但万一要是惹得皇帝不高兴可咋办?
但任凭他心中冷汗直流,朱高炽却撑着自己肥胖的身躯赶忙取来两份考卷,诚惶诚恐的递给他爹。
朱棣也不生气了。
把于谦晾在那任凭他自己倒在地上酵,转身坐回龙椅上拆开了李祺的考卷。
看了一眼后,点了点头。
不错,互市是个好办法,但现在不能急于求成,得等北伐过后。
接着又拆开楚萧的考卷。
朱棣看了李祺的考卷后,原本以为这些文人士子讨论的应该都是互市这种软政策。
可等他看到楚萧考卷里的内容,整个人却都虎躯一震。
文章虽写的洋洋洒洒,可却直接插进了朱棣内心的最深处。
文武百官看到的只有大明的疆域。
可大明疆土,不进便会反退。
现如今大明王朝明里暗里的敌人太多了,除了北元分裂后的蒙古各部族,阿鲁台、瓦剌、鞑靼、兀良哈!
一直对大明虎视眈眈的倭国,也是潜在的敌人。
不然,他也不会在山东常年囤积备倭军。
除此之外还有更远的地方,郑和去年已经从西阳回来了,带回来的除了许多作物之外就是更远之地还有大量的土地和敌人的消息。
别人不知道,可他朱棣知道就连现在西边的乌斯藏都在不满大明的统治,伺机蠢蠢欲动。
在这种情况下,阿鲁台还要在东北囤兵能不让人脊背生寒?
楚萧的回答也很简单,就是一个字,打!
阿鲁台既然在边关囤兵,那大明入冬之前就要从各地抽调兵马。
山东的备倭军也要抽调一部分出来。
待来年冰雪消融立刻借辽水走水路赶赴边关,对阿鲁台闪电灭杀!
在这之后大明才可休养生息,贯通南北。
届时再开办互市蒙汉交融,不需数十年后阿鲁台便能融入大明,草原的肥沃牧场自然也尽归大明版图。
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朱棣贪婪的阅读着上面的文章。
这篇文章太符合他的心意,简直是将他内心里想说的和没想到的全都说了出来。
“好~好啊。”
半盏茶的时间后,朱棣才恋恋不舍的放下手中的考卷。
一时间,距离近一些的人都现皇帝的眼神变了,不再和之前一样装作和蔼,而是变得精神奕奕。
那感觉,就像是有人终于懂了他。
褚成仁心中暗道,莫非萧儿的文章竟得了帝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