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县里要推广新品种水稻,”林明光压低声音说,“产量比普通水稻高出三成呢。”
林明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个消息对他来说很有价值,新品种意味着新的机遇。
面条上来后,三人都顾不上说话了。林明光更是狼吞虎咽,没一会儿就见了底。他摸着圆鼓鼓的肚子感慨:“我已经好久没吃得这么过瘾了。”
“你这是在乡下待得时间短,”林明远笑着说,“要是多干几天农活,二合面窝头都香。”
“别说了哥,”林明光连连摆手,“我这身板确实不行,种地这活我干不了。”
吃完饭,他们三人先把所有的物品搬上了牛车。林明远找了个认识的老乡帮忙看管,又带着两人继续采买。
面粉、油盐酱醋、日用品,一样样添置齐全。林明远仔细核对着清单,生怕漏掉什么。这些东西可都是要用很长一段时间的。
等忙完这些,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阳光依旧毒辣,林明远找了个阴凉处,翻开新买的农业技术书籍。虽然内容晦涩难懂,但只要看完,系统就能帮他转化为实用技能。
“明远哥,牛车要走了。”孙巧玲轻声提醒道。
林明远夹了片树叶当书签,跟着上了牛车。车上已经坐了不少知青,有说有笑的。他向来不爱与人寒暄,只是点头示意。
孙巧玲坐在他旁边,小心翼翼地护着怀里的书。林明远注意到她时不时偷偷翻开看两页,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
牛车颠簸着驶过乡间小路,两旁的庄稼在夕阳下泛着金光。回到家时已是傍晚,陆巧云兴冲冲地迎上来。
“今天村里发野猪肉,”她眉开眼笑地说,“我们一共领了三斤六两,都是好肉!”
“野猪肉本就以瘦为主,”林明远点点头,“能领到这么多已经不错了。”
“肉都洗好了,就等你来做。”孙巧云在一旁说道。她知道林明远的厨艺最好,这种难得的好东西自然要交给他处理。
林明远二话不说,挽起袖子进了厨房。野猪肉的膻味重,他决定用卤制的方法处理。先用姜片去腥,再加入八角、桂皮等香料,最后用酱油调色。
孙巧云和陆巧云在一旁认真学习,不时询问一些细节。孙巧玲则负责烧火,她蹲在灶台前,熟练地添柴加火。看着她的动作,林明远想起她刚来时的手忙脚乱,不禁莞尔。
很快,香味弥漫开来,盖过了最初的膻味。厨房里,四个人忙得热火朝天,却都带着期待的笑容。
“火候差不多了,”林明远尝了一块肉,满意地点点头,“再炖一会儿就能出锅了。”
“闻着真香,”陆巧云深吸一口气,“比上次吃的羊肉还香。”
孙巧云也凑过来闻了闻,“明远,你这手艺是跟谁学的?”
“看书学的。”林明远随口应道。他当然不能说这是系统给的技能,只能用这个借口搪塞过去。
厨房里的温度渐渐升高,汗水顺着林明远的额头滑落。他专注地看着锅中的肉,时不时用筷子翻动,确保每块肉都入味均匀。
终于,一大锅卤煮野猪肉出锅了。深褐色的卤汁裹着肉块,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林明远将肉分成四份,每人面前放了一碗米饭。
“趁热吃吧。”他说着,自己也坐了下来。
四个人围坐在小桌前,品尝着难得的美味。野猪肉口感紧实,又不失嫩滑,卤汁的香气更是让人食欲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