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街挂起了灯笼,一盏盏,晕开暖黄的光。
星星点点,倒是好看。
她看了一会儿,状似不经意地开口。
“说起来,近些日子,街面上好像多了些……穿着打扮,迥异之人。”
她说得慢悠悠的,像闲聊:“那些是什么人啊?”
沈晏应了一声:“外邦人。”
凌曦点了下头,似若有所思。
“今日听昭昭提起,镇国公爷快要启程赴边关了。”
“不会,又要打仗了吧?”
沈晏瞧出她那几分真切的担忧。
他伸出手,轻轻覆上她放在膝头的手背。
温热传来。
“无事。”他声音平稳。
“南洲太子即将访京,边境那些蛮族怕大恒与南洲结盟,故意挑衅罢了。”
凌曦闻言,指尖微蜷。
她垂下眼睫,轻轻叹了口气。
“可还是听昭昭说,将士们缺兵器缺得厉害。”
“唉,竹山那边本想建个小院子……”
“如今这光景,还建什么建。”
“不如把银子省下来捐了,给将士们添些军备。”
她抬眼看他,眼神带着询问:“你瞧着如何?”
沈晏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意:“缺兵器,不假。”
“可缺的不是买兵器的银子,是铸造用的铜铁。”
他看着她:“大恒缺铁矿,由来已久,并非秘闻。”
“你的竹林小院,该建就建,不必停工。”
凌曦轻轻“哼”了一声。
小声嘀咕:“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嘛。”
沈晏失笑,摇了摇头。
他没再多言。
她的心意是好的,不必打击。
但那些银两,对于军需而言,还不够看。
凌曦便也不再说了。
她重新将目光投向窗外。
铺垫好了。
眼下,就等着竹山那边挖出“惊喜”了。
她特意交代过。
既要挖井,也要挖池子。
总之,往深了挖!
……
次日,观山院,风和日丽。
院中梨树枝头,停了一对黄莺。
莺啼声声,清脆悦耳,却远不及屋内女子声娇。
凌曦也不知为何成了如今这般模样。
她细细柔柔地吟着。
断断续续。
尤记得前一秒还陪着沈晏用早膳,用着用着,那人便用到了她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