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的一天,这天又轮到我和程师父值班。护士们现在改变了值夜班的规,成了二二制,就是连续二个日班,连续两个小夜,下来连续两大夜,休息两,从头再来一个循环。小夜是小洁,大夜是谁不知道。
这是我第二个二十四小时值班,心情不爽,走在病房水磨石子地上都嫌地面低不平。我一路骂骂咧咧地走回办公室,刚才在急诊室和病人家属打了起来。
小洁看我头凌乱领带歪斜的样子,问我干什麽去了,我跟她绘声绘声地讲刚才的故事,她听完,撇撇嘴坐下:「你们男男头就是喜欢动拳头。」
「哼!有时候,不打摆不平!」我一面说着,一面挥舞着拳头走回办公室,得病房走廊上的几个病人直吐舌头。
我坐在办公桌前,摊开稿纸,明天方主任要我上小课,讲手外伤的缝合,重是指深屈肌肌腱断离的「无人区」问题,「哎哟,都无人区了,你还让我讲啥?」
我长吁短叹地想着,没办法,总要准备一下,明天不能给程副主任现眼哪!
我写了好久,从八点半一直干到了十点,腰酸背疼地走到护士站倒杯水喝。,大夜是小嫣。她坐在椅子上写着什麽,见我进去,笑了笑,眉目含情地勾我眼,问了问打架的事,我说了,她也是一副看不上的模样。
我回到房里坐下,接着写下去,又写了一个多小时才完成。实在累得不行,打着哈欠,在走廊里来回踱着,师父已经睡了,一个人,小嫣坐在护士站里,着玻璃窗看着我在外面像钟摆一样来回,捂着嘴笑。
我在走廊里走着,满鼻子都是来苏儿和病人伤口出的血腥味,我从楼梯爬楼顶,挺直身子伸了一个懒腰,呼吸着新鲜空气。走到楼顶平台边的短墙上,着墙眺望四周。这里就是我和小嫣第一次苟合的场所,那些泡沬砖头还放在原。
我所立的楼是独立建造的,但楼顶和旁边几幢病房楼同样高,楼和楼之间只两三寸的样子,所以尽管几幢楼各自独立,但年轻人很容易跨过楼顶短墙,从幢楼顶跳上旁边的楼顶。
我站在短墙上,来回地在几幢楼之间逡巡,下面不远处就是车水马龙的延安,灯火辉煌,路上一辆辆行驶的大车小车像maTcH Box的玩具,看得清楚楚。
我正在内科楼顶矮墙上,伸直双臂平衡身体走着,忽然听到楼梯出口有人说,我赶紧跳下来,落在产科手术室的顶上,猫下腰,躲在矮墙後面,探出头张。
随着一串「唦唦」的脚步声,一个白色的人影出现在内科楼顶的楼梯出口,人停了一会儿,回头挥了挥手,又有一个白色的影子出现了,「嗯?」我琢磨了,「谁呢?也是鬼鬼祟祟的,难道也和我和小嫣同一目的?可见,智者不谋合。」
再看那俩个影子先是靠在一起,一会儿又分开了,延安路上的灯光很强,白的工作服映得很明白,我看清楚了,是一男一女,只是离我十多米远,看不清目。
等了一会儿,那穿着白护士服的影子走在前面,白医生服的影子跟在後面,急地向「七重天」走去,我一惊,差点叫出声来。
「七重天」,旧上海时是永安公司和旁边一间百货公司之间的空中走廊,离面七层楼,故名七重天。
我们医院重新翻造完病房大楼,各科室一哄而上,抢占了各自有利的位置,分完了,才想起护理部值班的还没有休息室,各科主任不肯把吞进嘴的肥肉吐来,院方无奈,只能在内科楼顶违章搭建一间平房,交给护理部算是休息室,天晚上护理部安排各科室护士长轮流入住,半夜起来去查各科护士值班情况。
今天晚上是我们科的护士长,张萍,她……这是跟谁呀?
我等两个白影进了房间,窗户亮起了灯光,悄悄地翻过矮墙,猫着腰走到休室外,贴住墙站好,听里面有什麽动静。
一男一女,当然是一男一女的声音传出来,男的是放射科的李林。高高瘦瘦,四十岁不到,长得一表人材,很帅,缺点是大鹰钩鼻子,太大了,都垂下来。我怀疑是因为长期的鼻炎,迁延未癒。
奇怪的是,我贴在墙外站了很久,竟然里面再没有什麽声音,奇怪?他们俩才的动作不像在作什麽正经事情,怎麽会一点动静都没有呢?难道是现我在面,准备要暗算我一下?
忽然,灵光一闪,我想起这是一个套间,离我站的地方最近的是外间,平常士长在这里打电话或是写报告,上次我跟着张萍进来参观过,里面才是卧室,室的两面窗都是贴着大楼边,我得翻到矮墙的外侧,站在平台突出在半空的屋才能在窗户望进屋里,怎麽办?我犹豫了一下,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舍不得耍不了流氓!
我翻出矮墙,站在屋檐上,後背贴住了矮墙,一步一挪地凑向前面的窗户,非常意外,窗户里亮着灯,还没拉上窗帘!大概里面的人想不到有人敢从半中望里面偷看。
我解下saTcHI皮带,从皮带环里抽出来,把皮带尾梢穿进矮墙外侧的雷针钢索里,结成环,用手紧紧拉住,防止身体栽出去……
那样的话,明天《新民晚报》就会刊登「一青年男性无故跳楼身亡,各单位好高楼消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