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中金气多,则呈固态。升高温度,固态的物质就会熔化,成为液态,这一步便称作金生水。讲述的就是物质之间固液两相的变化。
水为流动之相,故水气多的物质呈现出液态。木为生长,在五行论中木气,正是气团运动的体现。
液态的物质中才有大量气团运动的空间,故曰水生木。
而火气就是气团的热运动,木气乃气团运动本身,而火气就是高的气团运动,所以才叫木生火。
土气则是物质的高度压缩,唯有在极致的高温下,物质才能实现这一变化,所以称作火生土。
而高度压缩的物质在没有炁的干涉下,几乎必然出固态,所以称作土生金。
这就是练炁士的五行观念中的五行相生。
五行不再是世间万物的构成,而是描述世间万物的状态。
所以才说,世间万物均在五行之中。
物有三态,称固液气。固为金,液为水,气则就是气团的本相。
固态的物质,气团严密排列,往往难以移动,金气多的物质几乎少有木气,所以称作金克木。
而移动的气团难以令物质形成高度压缩的状态,木气多的物质中少有土气,所以称作木克土。
高度压缩的物质不会是液相,土气多的物质中少有水气,所以称作土克水。
液相的物质在高温下更是会直接气化,难以实现气团的热运动,水气多的物质中少有火气,所以称作水克火。
有着极致高温的物质几乎难以呈现出固态,火气多的物质中少有金气,所以称作火克金。
这就是练炁士眼中的五行相克。
所以术士以外的练炁士才少有修习望气术的,没有术士那样的算力,却接受如此多的信息,几乎会导致自己思考的过载。
当望气术展开的那一刻,海量的信息冲入曹操的魂魄之中。物质本身气团的组成以及其上缠绕的五行之气,这些此刻都化作肉眼可见的信息,考验着曹操。
曹操虽急而不慌,炁作为感官的延伸,更进一步蔓延出去。
大汉的龙脉在这一刻被曹操择定为锚定之物,当其在曹操眼中的形象出现明显的失真时,就说明曹操的思考能力已濒临过载。
龙脉只要在大汉领土上,练炁士就能观测得到,以它为参照物再理想不过了。
之所以要到洛阳才开始修行,原因就在于谯县所观测的龙脉不够清晰,容易在强制中断时出现误差。
曹操可不想哪天在危机时刻坑到自己,所以一直忍着没有修行望气术。
在锚定结束的那一刻,曹操果断中止了望气术的运行,从中退了出来。
“呼,这样一来望气术也算入门了。”
曹操右眼爆裂开来,殷红的鲜血沿着眼眶汩汩流出。曹操却无视了这痛苦,控制自己血肉之种的本能不去修复眼睛。
望气术的本质就是在眼睛中固定一个特殊的炁结构,然后借助这个特殊的结构去观测世界,用炁来传递信息,眼睛只是它的载体。
实在想的话,望气术也可以固定在鼻子或是耳朵上,虽然效果没有差别,但那样多少有点不够正宗的味道。
所以曹操没有选择那么做。
至于血肉之种的修复原理很简单,农家练炁士的肉体之于魂魄,就像常人的指甲之于身体,哪怕损坏了也只需要用炁重新生长出来就好。
但这个过程离开不了炁的作用,而曹操构建的望气术现在还不曾稳固,用炁将眼睛重新生长,难免会影响到它。所以曹操也只能当一会短暂的独眼龙,等望气术稳定下来,再重新生长。
至于弄一个这样半生不熟的望气术有何好处,原因也很简单。很少有什么秘术能在那种视角下隐藏自己,虽然能动用的时间很短,但作为以防万一的措施也有够了。
曹操其实是一个很多疑的人,离开熟悉的环境会给他一种不安感,哪怕自己有着难以杀死的血肉之种也是一样。
常人不安会感到恐惧,曹操不安就需要更多的底气来填补,望气术就是他计划里的一环。